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

2022-08-17 07:33:01 编辑:巨象三维3D打印 来源:3D打印公司
3D打印技术设备国内产业化风险分析介绍及其方法对策 
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,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,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,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。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。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,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“打印材料”,与电脑连接后,通过电脑控制把“打印材料”一层层叠加起来,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。也就说你想要什么东西,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把它变成真实的物体。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3D打印行业也是存在风险的,小编就和大家一块来了解一下其目前存在的风险。

3D打印技术设备国内产业化风险分析介绍及其方法对策

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。常在模具制造、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,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,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。该技术在珠宝、鞋类、工业设计、建筑、工程和施工(AEC)、汽车,航空航天、教育、地理信息系统、土木工程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。

 

技术和资金风险分析及其对策:

 

据WohlersAssociates2012年度报告指出,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设备制造企业生产3D打印设备的情况如下:美国72.9%,欧洲10.2%,以色列9.3%,日本3.7%,中国3.6%,其余的0.3%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有。另外,我国3D打印设备安装量仅占全球8.6%,与美国的38.3%相差甚远。

 

限制我国3D打印设备产业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关键元器件,如激光器、扫描振镜、喷头、精密光学器件等大部分都依赖于进口。激光器市场被SPI、IPG、AOC和DPSS等国际企业占有,扫描振镜的市场则主要被德国Scanlab公司占据。进口国外的关键元器件需要高昂的成本,这直接影响了我国3D打印设备的价格水平,阻碍了工艺推广和产业应用。因此,设备及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是实现我国3D打印产业化发展的关键。

 

原材料的缺乏也限制了我国3D打印技术的推广及产业化发展。3D打印工艺中采用的原材料有金属粉末、液态光敏树脂、高分子颗粒等,虽然各种材料在国内都有生产企业,但远远达不到国外的质量,所以市场上大部分3D打印制造用原材料均从国外进口,价格昂贵。另外,设计和工艺软件系统基本由国外垄断。例如三维建模软件主要是Solid?Works、UG、ProE、AutoCAD,工艺软件主要是Magics和Minics等。而控制软件一般需要对设备独立开发,因而国内有形成了一些相关的软件,如华南理工大学的ScanPath,西安交通大学的RPbuild等。

3D打印技术设备国内产业化风险分析介绍及其方法对策

因此,虽然随着3D打印设备精度和材料选择多样性的提高,它将拥有更多的应用可能,但在国内就目前而言,3D打印依旧是一项十分昂贵的技术,设备和材料购置,技术维护的成本还很高。以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为例,其售价100多万元的3D打印设备需要进口的有10万元的激光器、20万元的光学振镜和近2万元的控制电路。另外,该公司每年还得支付十几万元的软件服务费给欧洲的一家公司。

 

目前3D打印在国内的市场并不大,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,离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距离。中国从事3D打印设备生产的企业还很少,它们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,整个产业整合度较低,开发平台和主导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,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处于无序状态。

 

因此,实现3D打印设备国内产业化,要有良好的发展思路。首先,政府通过适当引导、政策支持等措施促进3D打印技术的推广,建立并完善我国3D打印技术联盟,加强高校、企业间的技术交流,扩大该技术在其他行业的推广,同时通过联盟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形成行业内部的沟通机制,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。其次,加大设备、关键元器件、原材料和软件等国产化研发工作和资金投入,把前沿技术的研发放在高校和科研机构,政府引导进行布局,建立3D打印技术孵化中心。最后,建立技术成果转移体制,促进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,实行定向技术开发,建立创新应用平台,提高国内3D打印设备质量和价格优势,形成核心市场竞争力。

 

3D打印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技术。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,并以不同层构建创建部件。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股3D打印热潮,看到它发展潜力的同时,也充分认识它的技术及资金密集性特点,做好风险评估。
北京巨象三维主营业务包括:工业设计、逆向设计、三维建模、三维展示、VR展示、数字孪生、三维扫描、3D打印及定制服务等..
我们猜你喜欢